菜鳥集運自提點香港3月3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吳舒遠 通訊員 陳婧 /文 吳舒遠/圖)蔣祖文是集美城發一名環衞人員,今年54歲,老家在重慶市萬州區,2007年和妻子一起來廈門務工。去年疫情突發,返鄉前一天,他把車票退了。今年聽到留廈過年倡議,他又決定留下來。
雖然心裏還是想家,但蔣祖文説並不遺憾,這麼多年來,早就把廈門當作第二故鄉。和蔣祖文一樣,集美區有近720名異地環衞人員留廈過年。
11公裏60多個垃圾箱來回清了兩趟
蔣祖文是集美城發的一名環衞人員,今年54歲,老家在重慶市萬州區。2007年他和妻子一起從老家來到廈門務工。去年因為疫情突然爆發,他在返鄉前一天把車票退了,而今年在聽到留廈過年的倡議後,他又第一時間決定繼續留下來。
雖然心底還是有些想家,但蔣祖文説,我並不覺得遺憾,這麼多年,我早就把廈門當作第二故鄉。
廈門市集美區盛光路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一帶,是老蔣負責清理轉運垃圾的作業路段。每天清晨五點,蔣祖文就要摸黑爬起,洗漱完畢,在六點半之前趕到作業路段,開始垃圾清理轉運作業。八點前,他必須清理完作業路段範圍內的全部垃圾。當人們陸續出門上學、上班、買菜時,路面已恢復了乾淨整潔。而在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內,老蔣每日至少要清理轉運整整兩車量的垃圾。老蔣説,這個時間段的垃圾比較多,主要是半夜留下的。
春節是家家户户團圓喜慶的日子,每個人都打扮得光鮮亮麗。但是,像老蔣這樣的環衞工人,還是一如既往地穿起標誌性的橘黃色環衞工作服,兢兢業業地開着他的垃圾轉運車,到他的片區清倒垃圾桶。
這天,負責清理同一片區的同事家裏臨時有事。老蔣説:“你去吧,這裏我來就行。”盛光路、信毅路、印鬥北路、潯江北路,還有海邊,總共有11多公里路程,60多個垃圾箱,老蔣一人全扛下,來回清理了兩趟,確保垃圾箱不滿溢。當天晚上回到家中,老蔣就胳膊痠痛,比以往累多了。第二天早上,他像沒事一樣繼續一天的工作。
老蔣説:“環衞這份工作要有充沛體力和高度集中力,每天都要在馬路上穿梭,垃圾運轉不僅是體力活,還要注意作業安全。環衞工作雖然苦,但一身汗水換來一片清潔,這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。”
集美城發環衞僑英片區巡查員孫應強告訴導報記者:“和老蔣接觸只半年多,但在工作上配合很默契。有路段需要保障時,讓他頂上,他也沒有二話,堅決服從安排。平時他為人積極向上,人也比較實在,和同事相處融洽,遇到同事工作有突發狀況,要救場的,也是隨叫隨到。”
2019年,蔣祖文還獲得了單位的優秀員工表彰。